您好!欢迎访问随州市档案馆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随州方志 > 随州地情 > 内容

随州概貌(1)

2017-06-05 09:25:30   来源:随州市档案馆    点击:
  【地理位置】 随州市位于湖北省北部,跨东径112°43′—114°7′,北纬31°19′—32°26′,地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大洪山北部,东与孝感大悟相接,西与襄阳枣阳、宜城毗邻,南与孝感、安陆相连,北与河南信阳、桐柏接壤,素有“荆豫要冲”、“汉襄咽喉”、“鄂北门户”之称。1994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其中常用耕地面积147.06千公顷,总体概况是“七山一水二分田”。

  随州市交通便利,京广铁路、汉丹铁路、宁西铁路、正在修建的随信铁路和107、312、316国道以及“福银”高速公路、“随岳”高速公路、正在修建的“麻竹”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地貌】 随州市以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一般海拨200—800m。境内最高点桐柏山主峰太白顶,海拔1140m;最低点东南平林镇府河出境处河床,海拔37m;中部平原平均海拔100m左右。

  【气候】 随州处于中纬度季风环流区域的中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因受太阳辐射和季风环流的季节性变化的影响,随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年平均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865—1070mm,年光照总数在2009.6—2059.7小时之间,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20—240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随州市国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土地利用方式以林地、耕地为主,未利用土地占有一定的比重。在全市国土面积中,耕地占22.99%,园地占1.25%,林地占47.93%,牧草地占0.35%,城镇村及独立工矿用地占4.68%,交通用地占0.78%,水域占8.09%,未利用土地占13.93%,土地利用结构按各地类所占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为:林地、耕地、未利用土地、水域、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园地、交通用地、牧草地。

  矿产资源:随州市矿产资源丰富,2000年前发现矿产52种,矿产地和矿(化)占255处,其中金属矿27种,矿产地和矿(化)点146处;非金属矿产22种,矿产地和矿(化)点102处;水气矿产1种,矿点1处。已探明并上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有12种,总储量1.39亿吨,产地18处。

  非金属矿产:主要有萤石、重晶石、钾长石、白云岩、石墨、磷、钠长石7种,产地11处。萤石、重晶石、钾长石、磷储量分别为6.4、1039.3、2785.3和557.5万吨,已开发0.7、351.9、0.8和63.7万吨;白云岩储量8676.5万吨;石墨储量25.5万吨;钠长石储量176.1万吨。萤石矿分布在曾都区殷店镇代家湾、响水台、重晶石矿分布在曾都区柳林镇田家冲——谢家店、何店镇六合湾、洛阳镇金桥岭,钾长石矿分布在曾都区吴山镇三合店,钠长石矿分布在曾都区吴山镇汪家新集——安子沟,磷矿分布在曾都区长岗镇和广水市广水办事处冷棚,白云岩矿分布在广水市余店镇刘家冲,石墨矿分布在广水市武胜关镇芦花湾。柳林田家冲——谢家店、何店六合湾、洛阳金桥岭重晶石矿年产重晶石分别达5、5和7万吨,吴山镇三合店钾长石矿年产钾长石粉0.5万吨,长岗磷矿年产磷矿石10万吨。

  金属矿产:主要有磷铁、赤铁、稀土、金、铝土5种,产地7处。磷铁矿、赤铁矿、金矿、金矿(伴生银)和铝土矿储量分别为142、72.2、227.7、0.042和162.3万吨,已开发32.6、12、44.9、0.011和0.2万吨;稀土矿储量3.05万吨。磷铁矿分布在曾都区淮河镇淮河店,赤铁矿分布在曾都区洪山镇张家泉,金矿分布在曾都区万和镇汪家湾、黑龙潭、厉山镇封江卸甲沟,稀土矿分布在广水市广水办事处,金矿(伴生银)分布在曾都区万和镇黑龙潭。淮河店铁矿、张家泉铁矿、广水市稀土矿年开采铁矿石分别达1、1.5和1.5万吨,卸甲沟金矿、黑龙潭金矿年开采金矿石分别达4和3万吨。

  随州市已探明未上湖北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有5种。(1)大理石矿。分布在曾都区唐县镇华宝、淮河镇红石和洛阳镇楼子湾、杨家湾、周家湾一带。华宝大理石矿储量600万立方米,CaO30.28%,MgO21.06%,属大型矿床;长岗大理岩矿(墨玉)储量78.28万立方米;淮河红石大理岩矿储量24万立方米。(2)花岗石矿。主要出露在曾都区万和镇、草店镇、小林镇、淮河镇及广水市武胜关镇、吴店镇、陈巷镇、太平乡,岩石类型为似斑状钾长花岗石、片麻花岗石,是良好的建筑装饰材料。目前,各地均有不同规模的开采,以生产荒料为主。(3)石灰岩矿。分布在曾都区南部,有大型、小型矿床各一处,最大质优,出露地表,最适合露天开采。曾都区洪山镇张家泉大型石灰岩矿,CaO平均品位53.95%,MgO、SiO2平均含量分别为1.45%、0.64%,属一级矿石原料。曾都区洛阳镇小型石灰岩矿,CaO、MgO、SiO2 Al2O3平均含量分别为45.6%、5.46%、7.13%和1.15%。(4)河砂。储量4.2亿吨以上。(5)钒矿。主要分布在曾都区三里岗新集乡冬青庙和青山寨,V2O5资源量10万吨,可采厚度一般为1-6米,矿石资源量1200万吨,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水利资源:随州市位于长江、淮河流域之间,属长江水系。年平均径流深348.2毫米,年径流总量32.54亿立方米。全市人均水资源1350立方米,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属水资源短缺地区。河流水系众多,多为源头。境内有河流466条,总长5051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4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7条,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08条。7条支流如下:

  涢水:发源于曾都区大洪山灵官垭,流经曾都区洪山、环潭、安居、淅河等地,境内全长194公里,流域面积5528.5平方公里。

  氵厥:水:发源于桐柏山南麓鹰子咀,流经曾都区新城、万和、淮河、殷店、高城、尚市等地,境内全长105.3公里,流域面积1306.4平方公里。

  漂水:发源于桐柏山南麓,分东、西两支,流经曾都区殷店、高城、万店、淅河等地,境内全长100.8公里,流域面积844.2平方公里。

  氵差水:发源于曾都区吴山境内大仙垛南麓梨园岭,流经曾都区吴山、唐县镇、新街、安居等地,境内全长91.7公里,流域面积573.6平方公里。

  均水:其源头有三,一是寨子河,源于曾都区三里岗境内牛角尖;二是石流河,源于三里岗佛儿岭之鹰子崖;三是麻岩河,源于庹家黄羊山,三源汇于马家河,而成均水主干,流经曾都区三里岗、长岗、柳林、均川、安居等地,境内全长68公里,流域面积434.4平方公里。

  浪水:正源名雁子河,源于曾都区柳林十九山肖家垭;南源名陈家河,源于迹世岭枣树垭;北源寨子河,源于均川周家咀,三源汇于三河口为浪水主干,流经曾都区柳林、均川、何店等地,境内全长51.8公里,流域面积414.8平方公里。

  氵不水:有二条河流。应山河,源于广水市蔡河镇黄土关南麓,流经广水市蔡河、城郊、应山办事处、十里、李店、太平等地,境内全长77.5公里,流域面积639.7平方公里。广水河,源于河南省信阳县东南光头山,流经广水市武胜关、广水办事处、杨寨、太平等地,与应山河汇合入孝昌县,境内全长61公里,流域面积502.6平方公里。

  建国以来,全市兴建各类水库691座,其中大型水库8座;型水库21座;(一)型水库80座,小(二)型水库582座。提水泵站610处,装机3.12万千瓦。水利工程总拦蓄能力34.29亿立方米,其中有效蓄水能力20.68亿立方米。

  动物资源:家养畜禽主要有猪、牛、羊、鸡、鸭、鹅等。全国知名特产“洪山鸡”主产在曾都区长岗、洪山等地,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饲养高峰,年饲养量超过200万只,2000年开始提纯复壮工作,目前已提纯“洪山鸡”纯种1万只。森林动物有鸟类11科123种,兽类10科55种,国家级、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雉鸡、杜鹃、穿山甲、娃娃鱼、金钱豹等120多种。蜜蜂、蜈蚣等全国闻名。

  森林植物资源:有137科760余种,其中主要木本植物有71科174属355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闽楠、桢楠、秤锤树、香果树、青檀、山拐枣、牛鼻栓、黄杨木、黄山木兰、天目木姜子、华榛、凹叶厚朴、兰花等60多种。珍贵药材有鄂北贝母、杜仲、白干、五倍子、七叶一枝花、半边莲等。

  水产资源:有7目12科47种,其中鲤科鱼类30余种,占70%以上,养殖的经济鱼类有20余种,以花鲢、白鲢、草鱼、鲫鱼、鲤鱼等常规品种为主。名特优水产品有银鱼、青虾、鳜鱼、武昌鱼、细鳞斜颌鲴、黄颡鱼、甲鱼、乌龟、黄鳝等。1972年中科院水生所和华中农业大学水产系在曾都区桃园河水库首次发现的土著名优品种细鳞斜颌鲴,目前已在随州设有省级细鳞斜颌鲴原种场,并被引种到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

  农作物:主要有稻谷、小麦、棉花、油菜、蔬菜瓜类、花生、芝麻、大麦、大豆、薯类、烤烟、茶叶等,水果以桃、李、枣、梨、葡萄为主。

  【行政区划】 随州市下辖随县、曾都区,代管广水市。辖区内有4个乡、34个镇、7个城镇办事处,884个行政村,132个社区居委会。

  【人口资源】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随州市常住人口为2162222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096328人,占总人口的50.7%;女性为1065894人,占总人口的49.3%。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298967人,占总人口的13.83%;15-64岁的人口为1664910人,占总人口的77.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98345人,占总人口的9.17%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大专以上)程度的95293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333401人;具有初中程度的101860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449225人。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15914人。

  【历史沿革】 随州之“随”,其名最早源于远古的“随氏族”。

  据战国时史官撰写的《世本·作篇》记载:“随,作笙。长四寸,十三簧,像凤之身,正月之音也。”宋衷注:“随,女蜗氏之臣。”由此可见,“随人”不仅是远古时代创制笙簧、酷爱歌舞的氏族,而且还是“女皇”女蜗氏的“臣子”、“诸侯”或后裔,为女娲氏、神农氏、烈山氏同血缘关系的氏族部落。是时,“随人”先以“兕”为图腾(“兕”即“犀”之异名,“兕属雌,犀属雄”)后又演变为崇拜“豕”图腾,是生存、繁衍于南方大洪山的土著氏族,赖以渔猎为生计,后来扩展至桐柏山区。

  其中一支族“烈山氏之子曰柱”,“烈山泽而焚之”,开创了原始农业和饲养业,故又崇拜“牛”“豕”图腾,至今随州地区仍保留崇敬“独角兽”(即“兕”)“猪头插筷子”(即祭祀烈山之子柱)的习俗。

  随氏族日渐发展壮大,其中一支族随为帝向北扩张。虞夏至商初,随人在中原建立“犀”方国。同时,从商代中期至战国末期,先后在随境有“厉”、“随”、“唐”三个诸候国建置都邑,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姬姓四十人,其中“随”、“唐”三个诸候国建置都邑,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姬姓四十人,其中“随”、“唐”封建随境。从秦代至今的二千多年间,随州建置虽然变迁频繁,但大部分时期或设郡、州,或置专署,成为江汉、鄂北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战国末,楚灭随建县,秦汉因之。晋设义阳郡,南北朝改设随阳郡,后又改为随郡、北随郡;北周设汉东、义阳二郡。西魏随升为州,辖郡、县。隋仍设州,后废州设汉东郡。唐改郡为随州。宋、元仍为随州。民国后废州为县,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湖北省三专区公署设在随县。

  随州地灵人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秦始皇、汉武帝仰慕大洪山的天然灵气和秀丽山川,先后赴大洪山巡视,故有“祭尧舜于九嶷山(即大洪山)”之说;西汉末,平林(今随州古城畈)人陈牧、廖湛举兵起义,号“平林兵,击溃王莽军,建立东汉王朝;晋太康九年,武帝司马炎封司马迈为随郡王、置随国;太安二年,义阳(今随州北境)人张昌聚饥民起义,立刘泥(立沈)为帝恢复汉朝,建元“神凤”,宋时随州还涌现出孟宗政、李庭芝、边居谊等一批著名抗金抗元将领、民族英雄;元末,梅丘里(今曾都柳林古城畈人)人明玉珍率众起义,后加入红巾军,入川后自立为帝,建国大夏;明崇祯十年,农民义军张献忠、李自成部克随州,建立了随州历史上第一个革命政权,任汪鹭为随州牧;清咸丰五年,落湖里(今曾都区长岗镇)人赵邦壁举兵起义,克随州、德安等五个州府,建国后宋。随州人林翼支、方维、谢石钦、李亚楠、吴少伯等近千人参加武昌起义,并担任军政要职。

  在革命战争年代,随州更加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大革命时期的工农青妇运动如火如荼;土地革命时期的随县“秋收暴动”成功,建立了三个苏维埃政权,湘鄂西、豫鄂皖两个中央分局扩大会议在随境召开,红四方面军从随南开始长征;中央鄂北特委机关设在随州高庙;抗日战争时期,随县是鄂豫边区抗战的指挥枢纽,中共鄂中省委、随枣地委、豫南地委、洪山地委均设在随州境内;鄂豫边区抗敌工作委员会、管辖十三县国共抗日联合政权在随县均川成立;新四军第五师在随南九口堰建军,随州境内建立了三个县级抗日民主政权;解放战争时期,江汉区党委、行署、军区和洪山地委、专署、军分区始终驻设随县。1949年5月16日,随境随县、洪山县并列,分别隶属孝感、襄阳两专署。1955年4月30日,湖北省人民委员会13号命令,将洪山县制撤销,其辖区分别归并宜城、钟祥、枣阳和随县。197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以原随县城关镇和北郊公社为基础,设立随州市,与随县并存。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164号文通知,撤销随县建制,其行政区域并入随州市。11月20日,县、市正式合署办公。1991年8月26日,湖北省人民政府45号文决定,把随州市的发展列入全省统筹规划中,各项计划指标直接单列。1994年11月4日,湖北省人民政府152号文件通知,随州市由省直管县级市。2000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地级随州市,原县级随州市改名曾都区,隶属地级随州市;代管广水市。

  【旅游资源】 随州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以“炎帝神农故里、编钟古乐之乡”而闻名海内外,有着大量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就诞生在这里,他创耕耘、植五谷、尝百草、兴贸易,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明;城西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世界,被誉为世界音乐史的奇迹;随州曾是隋文帝杨坚封地,隋朝因随州而命名;随州山川秀丽、大洪山、桐柏山、中华山、徐家河、封江等风景名胜旅游区享誉省内外。唐代大诗人李白曾以“彼美汉东国,川藏明月辉”的不朽诗篇赞美随州。被誉为“楚北天空第一峰”的大洪山、集各类风景名胜之精华,峰峻、山秀、林幽、洞奇、泉醇、湖美为国有级风景名胜区;封江、徐家河水库岸柳依依,百岛竞秀,渔舟游戈,有“水上公园”之胜名;平靖、黄土、武胜三大古关雄距险地,突兀而立,气势非凡,处处佳境引人入胜。

  大洪山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省境北部,呈西北一东南走向,蜿蜒于随州市、钟祥县、京山县交界处,长约120公里。主峰海拔1055米,在随州市西南部。岩层以古老沉积岩为主,北侧主要由前震旦纪千枚岩、石英片岩和志留纪页岩构成,南侧主要为寒武奥陶纪石灰岩,部分为志留纪页岩。为褶皱断块山,断裂作用普遍,因长期受侵蚀切割,除主峰一带较陡峻为中、低山外,多已成海拔500米以下的和缓而分散的丘陵,其间沟谷纵横,地面破碎。水系呈放射状。森林覆盖率约60%,原生林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次生林多为马尾松和松栎混交林。特产有油桐、乌桕、橡子、白果、香菇、木耳等,盛产天麻、贝母、苍术、桔梗等药材及蜈蚣和金钱龟等药用动物。矿产有磷、铁、钒、铜等。大洪山是西汉末年绿林军农民起义的基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是重要的革命根据地。有宝珠峰、娥皇洞、白龙池、珍珠泉、灵峰寺遗址等名胜古迹。

  炎帝神农故里风景区:座落在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厉山镇九龙山南麓。古神农洞位于九农山腰。史书记载“神农母安登,感农而生炎帝”于此。在炎帝神农烈山名胜区内,建有炎帝神农洞、炎帝神农碑、炎帝神农纪念广场、炎帝神农纪念馆、炎帝神农牌坊等纪念性建筑物。炎帝神农烈山名胜区规划建设,以“建筑返古、环境还野”为特色,规划建成“世界烈山宗亲会馆”、“祭祀朝圣”、“圣遗迹游览”、“大同街市”、“炎帝故里经济技术开发”、 “服务接待管理”六个区,兴建修复炎帝神农殿、烈山大宗祠、圣贤殿、功德殿、神农庙、安登泉、百草园、观天坛、神农九井等景点。景观有姜河新潮、九岭晴岚、烟寺晚钟、山村夕照、古洞青雪、断岩缩雾、龙凤旗杆等,因材借景,秀丽非凡。几千年来,每逢炎帝生辰祭日,世界各地数以万计的群众前来烈山敬奉炎帝神衣,缅怀华夏始祖,已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问祖的圣地。

  随州擂鼓墩古墓群:在随州市城关西北2.5公里的擂鼓墩。擂鼓墩古为随国领地,北望桐柏,南面涡山(即大洪山),东临极水,山岭绵亘,古冢森森。曾侯乙系战国早期曾国君主,其墓营建于红砂岩坡之上,凿石为穴,墓扩面积220平方米,深近20米,停分四室,均以巨木镶隔。主棺分内外两层,全为彩绘,外棺长3.2米,高2.19米,殉葬棺21具,除一格只髹红漆外,皆施彩绘,殉葬人多系13—25岁之青少年女性。随葬物品有礼乐器、兵器、车马器、金玉器、漆木竹器及竹简等达1.5万余件。以九鼎、八簋为中心的铜礼器,品类齐全,造型奇妙,浮雕、透雕、细镂,错金嵌玉,巧夺天工。金杯、金盏,光灿夺目。壁、环、璜、佩等玉器玲珑璀璨,刻技精湛。漆器造型新颖,图案繁缛,蟠龙、卧鹿,栩栩如生。钟、磐、鼓、瑟、琴、竺、萧、笛等乐器,种类繁多,排列有序,宛如一间古代乐厅。尤其是其中一套拥有 65件的编钟,设计精巧,铸造瑰丽,出土时,尚完整地悬挂在钟架之上。音域宽广,音色优美,古今乐曲均能演奏,令人惊叹叫绝。这批反映我国古代科学艺术成就的文化瑰宝,现藏在湖北省博物馆;并在原地加盖厅庑,保存墓坑、椁室及大部分棺木,并陈列着相应的文物及其复制品等。

  曾侯乙墓:战国早期曾国君主乙的墓葬。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郊擂鼓墩。1978年发掘。为岩坑竖穴木椁墓,平面呈多边形,无墓道,南北向,墓坑长21米,宽16.5米,深13米。木椁周围填充木炭,顶上敷10~30厘米的青膏泥。椁内分四室,墓主居最大的东室,漆棺,尸体由多层丝织物包裹。殉人共21个,各配木棺,均为13—25岁的女性。出土随葬品达1万余件,有青铜礼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和金器、玉器、木器、漆器、竹简等。单乐器即有钟、磬、鼓、瑟、琴、笙、排箫、篪8种。曾侯乙成套编钟多达65件,并有2800多个铭文,是震惊中外的巨大发现,为先秦音乐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和文字资料。其他如多达6600字的240多支竹简及保存写有28宿名称的天文图等都具有重要价值。由青铜器上多次出现“曾侯乙乍(作) (持)”之类铭文,可确认此墓的墓主人是曾侯乙。又据钟铭文推知,曾侯乙下葬的年代当为公元前433年或稍晚。

  玉龙温泉欢乐谷:湖北大洪山玉龙温泉欢乐谷位于随州市洪山镇温泉村,占地3300亩,按照国家AAAA级景区标准精心打造。玉龙温泉是九亿年前火山喷发时形成的温泉,其温泉水中富含氡、氟、钙、镁等几十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微量元素,是国内罕有的保健型温泉。景区由温泉养生园、水上娱乐园、动物表演园、军事拓展园、农耕体验园、赛马场、高尔夫练球场、汽车越野赛场、滑雪滑草场九大主题公园组成。景区内建有各类客房包括高尔夫会所、别墅、日式风情小木屋、吊角楼、四合院等500多间,可同时容纳 1000多人住宿。7间大小会议厅组成的国际会议中心拥有高品质投影、进口音响及上网终端设备,可满足 20至1000人不同规格的会议接待。餐厅提供数百种正宗特色传统名菜小吃,满足宾客们的味觉需求。可同时容纳1500人用餐。另外,景区特聘SPA理疗专家为游客推出理疗极品,并设有***、健康中心、棋牌室、水下酒吧等多种休闲娱乐项目,让游客真正体验休闲和娱乐的乐趣。玉龙温泉欢乐谷的建设突破了以往的开发思路,努力塑造第五代温泉新形象,即在融合温泉自然、闲适、动感、健康等特质产品的同时,着意突出温泉产品的文化性和趣味性。景区将本着“秉承专业服务、打造温泉精品”的精神,以“生态、文化、好玩、养生”为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员工的服务素质,努力将玉龙温泉欢乐谷打造成为“华中第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温泉旅游度假景区。

  玉龙西游记漂流:鄂豫两省交界的地方有一座山叫桐柏山,主峰名曰太白顶,海拔1140米,它是鄂豫两省随州境内的分水岭,东边有一高峰叫做玉皇顶,山下有条河叫龙潭河—一玉龙西游记漂流便置身其中。这里是连接我国南北气候的分界线,也是南北动植物混杂共处的天堂:这里是优质纯净水上的冲浪,这里是冰川遗迹上的漂流:是洞察淮河源头的神秘和洁净的地方。根据《西游记》剧情努力将漂流景区打造成一个神话世界.为了让广大游客体验一次神仙之旅,除巧妙的利用仙境般的自然环境和古老而神秘的文化背景外,在氛围烘托上,紧紧围绕《西游记》做文章,装饰景区的绘画、雕塑、小品景观全部也是西游记里面的艺术形象。景区兴建水库两座,合计库容600万立方米,承雨面积96平方公里,设计漂流水量为5至6个流量,河道全长9公里,落差118米,最大处落差7米。漂流时间大约为2.5--3个小时,两岸悬崖陡壁,奇峰怪石林立,全程水量大.时而奔腾直下,时而回旋幽谷,使人心旷神怡。

  大洪山琵琶湖风景区:大洪山琵琶湖风景区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洪山镇,其四大特点是:山美、水秀、茶香、鱼欢,被誉为“华中瑶池”。初步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四大功能分区,即休闲娱乐区、地质科普考察区、森林探险区和水上乐园区。琵琶湖拥有广阔的水域和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湖边村落错落有序,畈畈田园,如金似海。大范围的水域给游客水上浏览运动的空间。泛舟湖上,四周湖光山色,让人流连忘返;清澈的湖水一望见底,四周群山环绕、岛屿星罗棋布点缀其中。景色优美让人陶醉,蓝天绿水使人轻松,顿觉心旷神怡。琵琶湖拥有罕见的火山遗迹。据史料记载,寒武纪晚期(约5亿年前)大洪山地区曾发生过大规模火山爆发,火山喷出岩前两期已经遭受区域变质作用,现存的1.8—0.5亿年阶段保留完好,成为中国四大火山遗址。火山喷发时的岩浆形成奇特的地质地貌景观。岩石自然生动,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确为火山地区少有的稀世珍品,将您引入远古时代,体验世事沧桑,感受大自然赐予的原始、神秘与神奇。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琵琶湖的秀美风光正如白居易在这首诗中描述一样。湖光清澈、风景秀丽、山水相依、形态万千,是城市自驾、回归自然、休闲度假、科研考察、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封江生态旅游区:封江水库两岸山峦连绵起伏,库汊水岛犬牙交错,形成了封江独具特色的库区风光。27公里长的水域犹如一幅画廊,14万亩山场四季如画:春季山花烂漫,映山红满山遍野;夏日绿树成荫,满目青翠;秋天叶红果熟,四处飘香;冬时雪压青松,银装素裹。库区上游的狮子口更是怪石林立,奇峰耸天,野趣甚浓。由于水库调节而形成的独特小区域气候,使这里冬暖夏凉,气候宜人。万余亩水面碧波荡漾,水美鱼肥,是一处可供疗养的理想场所。兴建的打靶场、遛马场、游泳场、游乐场、垂钓场将给游人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里的人文景观也比较丰富。封江历史悠久,1960年以前,这里是厉山(东风)公社江河管理区,境内原有江家河、刘家河两大古老的集镇,是方圆百里的主要货物集散地,也是随州通往河南的古道。丰水季节,商船可顺水直达随州、武汉。因此这里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僧人们曾在此建有东安寺、红安寺,香客络绎不绝。历史上这里曾发生过多次战斗。如今狮子口古寨墙仍连绵几公里,完全用青石垒成,高大坚固,气势宏伟,四方寨门保存完好。民间相传薛刚反唐曾屯兵于此。这里盛产香菇、茶叶、蚕茧、木耳、水产品、畜产品。历史上柞蚕享有盛名,年产茧达25万公斤。该库属富库,年可产成鱼25万公斤。封江生态旅游区目前正在加紧建设,以新的面貌迎接四方客人。

  徐家河风景区:位于广水市西南部,水域面积7万余亩,属大型水库,平均水深15米。曲水环山、回峰抱水,烟波浩淼,气候宜人,是镶嵌在中原腹地的一颗旅游明珠。景区水质清澈,四季碧波荡漾,堤柳吐翠,山林绵延,渔船游戈,鹤鸟飞鸣。库区100多个半岛、群岛点缀其中。景区交通便利,316国道、汉丹铁路穿境而过。南距武汉150公里,北距随州擂墩编钟出土地36公里。

  高贵三潭:高贵三潭风景区位于广水市北部,这里有清奇幽深的三叠瀑布“一线天”:闻名遐迩的雄关古道平靖关;碧波万顷的许家冲水库;峻险的鄂北第一峰大贵寺金顶,海拔908米;还有千姿百态、惟妙惟肖的“双狮夺珠”石,碧玉湖,天池,龙眼圣水井,罗汉池。这里林海茫茫、漫山遍野、四季飞花。

  【随州特产】 蜜枣:随州盛产大枣,个大肉丰,形体均匀,赛过秤砣,故称秤砣枣。集中产地在安居、新街、厉山、尚市、唐镇、万福店等地,年产1800吨。该枣炙制的蜜枣,色黄似金,又名金黄蜜枣。体肥肉厚,甜如甘饴、沙酥爽口,营养丰富。湖北十大名产之一,明清为皇帝贡品。全市年产蜜枣755吨,现为农牧渔业部优质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香菇:香菇是随州主要出口创汇产品。随州香菇以个匀、肉厚、杆粗短、发头大的特色而闻名中外。随西南大洪山区和随东北桐柏山区为主要产地,80%以上的农户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分散种养。年产香菇3000吨,其中“编钟牌”香菇2000吨,获国家优质产品一等奖。三里岗香菇市场是中南地区较大的香菇集散中心,年成交额近亿元。

  板栗: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生食、炒食皆宜,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随州市柳林镇山林面积广,地形平缓,为鄂北板栗主产区。全镇现有板栗基地10万余亩,年产4000余吨,畅销东北、华南、三峡等地,并经香港远销东南亚,直接出口日本。

  吉阳大蒜:广水市的名优特产,历史悠久、个大味鲜、清脆辛辣、营养丰富、易于保存,不仅是餐桌上的美食,而且兼有防病、治病功效,主治肠炎、痢疾、胃炎、哮喘,防止胃癌、肝硬化、冠心病等。全市吉阳大蒜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年产大蒜砣2.5万吨,大蒜苔2.1万吨,是全国五大蒜生产基地之一,产品行销全国20多个省市,出口日本、东南亚诸国及地区。

  茶叶:随州有着种植茶叶的悠久历史,茶叶产量大,质量好, 目前已形成以洪山镇、何店镇、草店镇为中心的多个茶叶基地,是湖北省茶叶主产区之一。其中最著名的当数云雾毛尖和车云山毛尖。云雾毛尖产于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其选料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组织标准生产,工艺考究,具有条索紧秀、圆润弯曲显毫、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明亮显芽、耐冲泡。多次被评为中国名茶,连续两次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精品名牌产品”。车云山毛尖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随北车云山。车云山茶叶早在清代光绪三十二年,从六安引种栽培,经精工细制,创造出外形紧细圆直,锋豪显露;内质香高味醇,甜凉生津,色泽嫩绿,汤清叶绿的佳品毛尖。在1915年曾参加巴拿马国际博览会赛展。常饮此茶,能促进血液循环,恢复疲劳,解油腻、利尿、助消化,可以提神,醒酒、解毒,对高血压、动脉硬化,都有一定的疗效。解放后,此茶已作为全国名茶之一,载入《中国名茶》。

  银杏: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植物学家常把银杏与恐龙相提并论,并有植物界的大熊猫之称。银杏属于干果类,在诸多的干果中,银杏的经济价值排名第三。白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和药用。食用白果,养生延年。白果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随州银杏产业已初具规模。随州洛阳镇有许多千年银杏树,是世界三大银杏部落之一。

  葛根:野生葛根素有“亚洲人参”之美誉,1998年卫生部将其列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天然植物。经科学检测,葛根富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葛根素、黄酮素、淀粉、异黄酮成分、葛根甙类、三萜类、生物碱及其他活性成分等多种营养成分及钙、铁、铜等10多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华佗遗书》、《中华药典》、《药王全书》、《传世藏书》等中医经典中都有详细介绍.葛根淀粉曾是贡品,有食用、药用、特殊工业用三方面的用途,葛粉不但有独特诱人的风味,其口感和食疗价值也是上乘。

  三黄鸡:原产于随县洪山镇,现分布洪山、长岗、三里岗、环潭等地。在体型上,分为“黄嘴、黄毛、黄脚、垂尾”和“黄嘴、黄毛、黄脚、翘尾”两个类型,由于具备黄嘴、黄毛、黄脚的特点,所以又称“三黄鸡”。在香港市场十分走俏。“三黄鸡”之所以深受港澳市场欢迎,是由于它外貌美观,品质优良,皮嫩肉细,汤鲜味美,别具一格,仅香港市场,每年需“三黄鸡”150万至200万只。为此,1973年,国务院以三十三号文件指定,随州“三黄鸡”为中国“名贵鸡”。

  【产业概要】 随州坚持“开放兴市,工业兴市,项目兴市”,一座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市正在中原腹地崛起。

  随州市神龙养殖场是中国最大蜈蚣供应基地,以现代生物工程资源利用为核心发展,专业一体的规模化专业养殖基地。

  波导公司催生信息产业城。波导随州公司是宁波波导股份有限公司在总部以外的唯一一家生产企业。与波导手机配套引进的有德立电子科技公司、新加坡美律公司和已签约的日本东芝松下三井技研联合公司等8家企业。按照波导公司的市场规划,随州公司年销售收入三年内突破100亿元。

  武汉健民催生医药化工城。2000年,武汉健民集团先后兼并了随州制药厂、楚天制药厂、楚天外用药公司,拥有颗、粒剂、口服液等18个剂型共137个品种,年销售收入达2亿元以上。以武汉健民为代表,随州医药化工产业全行业以上企业个数已达59家,拥有10余亿元的资产。

  武大科技园催生新型材料城。2004年初,武汉大学正式在随州建设工业园区,集研发、成果孵化、产业化、风险投资与园区管理功能于一体,具备了10个产业化项目的生产技术。这些项目都是填补了国内及省内空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目前,工业园己启动生产改性纳米硅嗣胶炕氧基硅坑及其合成光纤光缆专用石英材料项目,年销售额12亿元,利税 4亿元。

  随峰茶业催生茶产业。随州市云峰山茶场始建于1975年,现有高标准良种茶园13000多亩,先后研制生产出“随峰”牌绿茶(随州芽茶、曾侯银剑、编钟龙井、云雾毛尖、神农绿碎)等十几个品种上百种花色的系列产品,设计年生产能力1000余吨。产品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组织标准生产,全市茶园面积发展到20万亩左右,茶叶年创产值5亿元以上,利税2500万元以上。

  汽车业带动了随州经济的迅猛发展,先后拥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汽车改装企业,如湖北齐星,湖北全力,航天双龙,湖北大力、湖北华威、湖北合力、湖北程力、江南东风、湖北楚胜等,这些企业共同铸就了随州的辉煌明天。随州自荣获“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美誉后,城市品位不断增强,从而坚定了外来企业家来该市投资的坚强决心。汽车改装车采用东风系列底盘,所改装的车有洒水车、垃圾车、油罐车、随车吊、压缩垃圾车、道路清障车、搅拌车,其中绿化洒水车占到全国80%的市场。计划到“十二五”末,力争全市汽车产能达28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

上一篇:第一页
下一篇:随州概况(2008年)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随州市档案馆 通讯地址:沿河大道113号区委大院内(乌龙巷4号) 邮编:441300

随州市档案馆值班电话:0722-3326130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722-3062697

访问统计:5093108次     鄂公网安备42130202004502号    鄂ICP备12014529号-1    炎帝科技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