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随州市档案馆网站!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随州方志 > 随州地情 > 内容

随州概况(2008年)

2017-06-05 09:25:50   来源:随州市档案馆    点击:
  [概况] 随州市辖曾都区,代管广水市,全市国土面积96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6580公顷。人口出生率6.65‰,自然增长率2.31‰。年末总人口252.1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17万人。全市全年完成生产总值156.71亿元,同比增长9.6%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8亿元,同比增长4.9%;第二产业增加值71.58亿元,同比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47.14亿元,同比增长9.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60元,同比增长6.02%;农民人均纯收入2565元,同比增加110元,增长4.5%。

  一、工业经济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7.28亿元,比上年增长24.36%,增幅居全省第一;实现销售收入114.41亿元、利税9.9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4.2%、75.59%。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49.66%,比上年提高20.51个百分点。

  企业改革稳步推进。全市471家乡镇直属企业完成改制436家,占92.57%;375家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完成改制 200家,占54%,尚有175家正在改制。目前除少数外来国有控股企业外,公有资本已基本从企业中退出,企业组织形式己由单一的国有经济形式转变为民营经济为主体,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的多元化格局。全市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16.4亿元、2.66亿元,比上年增长3.5%和1.14%;股份制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8.03亿元,比上年增长47.24%,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59.36%,股份制企业已在全市工业中占主导地位。

  支柱产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0.63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8.95%,同比增长41.65%。其中机械汽车行业完成产值19.93亿元,同比增长29.0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2%;医药化工行业完成产值8.57亿元,同比增长23.27%,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5%;纺织服装行业完成产值6.04亿元,同比增长0.1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6%;食品卷烟行业完成产值39.36亿元,同比增长11.1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9.9%;电子信息行业完成产值16.72亿元,是上年的12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2.7%。

  二、农村经济

  大田作物减产增收。全年粮食总产85.95万吨,同比减20.7%。油料总产6.l2万吨,同比减2.1%。棉花总产1.3万吨,同比增7.4%,但单产同比减2.7%。蔬菜(含果用瓜)总产143.08万吨,同比减2.3%。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小麦0.96元/公斤,上涨0.15元/公斤;油菜籽2.1元/公斤,上涨0.34元/公斤;稻谷1.1元/公斤,上涨0.25元/公斤;棉花(籽棉)5.3元/公斤,上涨1.5元/公斤;蔬菜1.36元 /公斤,上涨0.21元/公斤。由于价格上涨。尽管大田作物减产,但农民收入仍然增加。

  多种经营形势较好。一是主要农特产品增产增收。全年食用菌产量1.47万吨,比上年增0.13万吨,增长9.9%;草莓总产6000吨,产值1400万元。比上年增收40%;梨子总产8000吨。比上年增15%,均价比上年增0.3元/公斤;葡萄总产1118吨,比上年增13%,均价比上年增0.28元/公斤;大枣总产7748吨,比上年增16%。均价比上年增0.15元/公斤;中药材总产2.5万吨,实现产值9850万元,比上年增收1000万元。二是畜牧水产业发展较快。全市生猪出栏121.06万头,同比增长3.0%;牛出栏8.38万头,同比增长6.8%;羊出栏33.96万只,同比增长13.2%;家禽出笼 2364.91万只,同比增长2.8%。肉类总产量和蛋类总产量分别达到14.11万吨、7.4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1.4%和0.7%。主要畜产品价格全面上扬。共中生猪价格6.8元/公斤,同比上涨0.86元/公斤。水产品产量6.47万吨,同比增14.9%

  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全市现有省级重点龙头企业2个,中小型龙头企业68个,中介服务组织450余个,专业批发市场25个,其中年交易额过亿元的5个;年农产品订单10000余份,带动10余万农户,建立商品基地60万亩,养畜、禽800余万只,从事产业化经营人员达到20余万人,销售总收入15亿元,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获得收入5.5亿元,人平310元。继三里岗香菇大市场之后,小林花生大市场已成为鄂豫两省六县市的花生集散中心,形成"十里花生走廊",年吞吐量7.5万吨,产值2亿元。以小林为中心的花生产业带进一步扩大,全市花生种植面积达14.5万亩。

  创汇农业平稳发展。全市农产品出口创汇企业22家,比上年增加10家。实现农产品出口3347万美元,与上年基本持平。

  乡镇企业“410”工程取得成效。10个重点乡镇办事处完成增加值23.97亿元,比上年增长11.53%,占全市乡镇企业经济总量的47.2%;10家重点企业实现增加值2.07亿元,比上年增长8.9%;10个授牌工业园区入园企业274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9户,完成工业产值24亿元,比上年增长26.67%;10个品牌发展势头良好,楚风香菇、飞龙乳酸、华昊座椅、随通方轴、随峰毛尖等品牌产销两旺。全市乡镇企业实现增加值50.76亿元,比上年增长13.7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9.11%;实现税金2.24亿元,比上年增长9.7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税金8523万元,比上年增长13.44%。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共完成农田水利建设项目2.55万处,水利工程新增蓄、引、提水能力7000万立方米,新增、恢复、改善灌溉面积7.5万亩。大洪山、封江口、先觉庙、花山等四座大型水库除险加固全面启动,完成投资4200万元。完成农村饮水解困工程6310处,解决了5.7万人的饮水困难。完成植树造林23.3万亩,退耕还林20万亩,封山育林420万亩。

  农民外出打工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市农民外出打工人均现金收入274.18元。比去年增加37.94元,增长16.06%

  农村税费改革成效明显。全市农业税12895.7万元,比上年减315.6万元,减2.4%。农业税附加2579.2万元。比上年减63.7万元,减2.4%。

  三、民营经济

  全市新发展民营企业和个体经营户5216户,从业人员 11869人,其中:个体工商户4968户,从业人员9360人;私营企业248家,股东和投资人员672人,雇工2509人;户数分别比去年上升10.5%和34%。全市民营经济累计达到 51278户,从业人员15.73万人。其中个体经营户49992家,从业人员12.7万人;私营企业826家,从业人员1.43万人;非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及其他类型民营企业460家,从业人员1.6万人。民营经济实现GDP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实现各类税收2.8亿元,比上年增长11.5%。

  四、项目建设

  项目争取卓有成效。农业方面:大洪山水库、花山水库、先觉庙水库除险、退耕还林等21个项目争取省计委下达投资计划11.6亿元,其中争取国家和省无偿投资13423万元,比去年净增5020万元。工业和高新技术方面:金果公司萜内酯、广水民族化工公司精制乳酸、广水新宇化工公司茶多酚项目列入全省47个农产品深加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9亿元,预计可争取无偿贴息资金120多万元;金果公司银杏产品深加工项目已作为国家级农产品深加工备选项目。华龙塑业公司BMC全镜式汽车交照灯产业化项目列为全省高新技术项目,争取无偿专项引导资金40万元。基础产业方面:共争取交通、通信、能源三大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个,政策性投资2.3亿元,已下达投资计划6100万元。社会发展方面:共争取项目75个,预计争取国家和省无偿投资3043万元,是去年争取无偿投资额的6倍。其中:市一中扩招、中小学危房改造等教育项目498万元,疾控中心、县乡两级传染病救治机构建设项目等1625万元,大洪山景区建设项目800万元,文化项目80万元,计生项目40万元。城市建设和公检法司方面:共争取国家和省无偿投资4045万元。其中:城市内河污染治理、垃圾处理场扩建和城区供水老管网改造项目共争取国家投资2700万元,市第二看守所、市法院审判楼、市政府综合办公大楼等项目落实国家投资1300多万元。其它方面:以工代赈争取到位无偿资金220万元;总投资1700万元的三里岗香菇专业市场项目已上报国家发改委,预计可争取国债投资500万元。

  在建项目顺利推进。年初确定的20个重点工业项目全部开工,双龙公司罐式汽车生产线、鄂北制药GMP达标改造、天御公司速冻食品生产线、双剑公司特种风机生产线已建成投产,齐星万辆重型汽车驾驶室生产线、健民GMP达标改造、青啤5万吨啤酒生产线改造、兴发纺纱设备改造、华龙BMC全镜式前照灯生产线、广彩高速五色UV胶印生产线基本完工。大洪山等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黑花飞灌区续建工程等农林水重点项目进展顺利。7条干线公路全面开工,十长、随小、寺沙公路己经通车;西安一南京铁路随州段铺轨基本完成,汉丹铁路增建二线工程勘测设计等前期工作已经启动。农网改造全面竣工,高标准通过省政府组织的检查验收;城市电网和县城网改造完成25%。县乡两级传染病救治机构建设基本结束,农村人口饮水、退耕还林、中小学危房改造等在建国债项目可望如期竣工。

  全市国有及混合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26.18%。其中基建投资14.32亿元,增长16.49%;技改投资5.37亿元,增长31.84%;房地产开发投资2.84亿元,增长241.67%。

  五、外向经济

  全市实现出口创汇88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7%。全市新批进出口企业19家,外商投资企业18家,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和三资企业累计分别达到53家、62家。出口市场己由主要集中在香港扩展到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中东、非洲等61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已达40多个,比上年增加一倍。其中“随州香菇”已通过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评审,获“原产地标记注册证书”。

  招商引资取得实效,全市共引进50万元以上项目398个,实际利用市外资金近12亿元,同比增长26.4%。一批大项目相继落户随州。如深圳香江集团投资8亿元在随州建设香江商贸中心,首期投资3.6亿元已动工兴建;曾都区引进香港雅高集团投资3亿元生产工业硅和武汉大学投资1.47亿元新上光电子项目已经启动。老项目追加投资呈现繁荣景象。波导公司追加投资3600万元建设随州波导工业园;厉山力丰针织公司追加投资1000万元建立针织二厂;百成生物追加投资3000万元扩大生产规模;万通胶管追加投资1200万元新上7条生产线;健民、青啤、博大等外来企业也都纷纷追加投资,发展势头良好。

  六、城市建设

  旧城改造力度加大。国际商城建成完工;香江商贸中心、文峰小区、四方大成商住区、武汉康泰、白云公园等开发项目进展顺利;交通大道拆除红线内违章建筑1.5万平方米、红线外破旧建筑1万余平方米,改造包装临街立面3568平方米,完成道路改造2880米,整体搬迁了火车站散装货场,改造了火车站广场。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市政大楼主体工程和计生服务中心顺利竣工,府河大桥桩基工程已经完成。城市管理力度加大,城区“禁麻”取得成效。

  七、财政金融

  全市累计完成财政收入83104万元,比上年增长11. 89%。各项税收完成72312万元,比上年增长17.24%。其中:工商税完成59164万元,比上年增长19.68%;农四税完成13148万元,比上年增长7.41%。

  全市金融机构年末存款余额115.12亿元,比年初增加 26.94亿元。共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92.64亿元,比年初增加16.45亿元。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68.98亿元,比年初增加6.24亿元。其中工业贷款12.74亿元,比年初增加0.33亿元。

  八、发展环境

  市委、市政府将2003年定为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重点突破之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的方案》和《关于对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处分处理规定(试行)》,成立了以市委副书记为组长的“改善经济发展环境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一个中心、六个专班”。市环境投诉中心在《随州日报》开设了 “改善环境在行动”专栏,对外公布了举报电话,共受理各类投诉举报809件,现场解决答复241件,会同有关部门调查处理结案350件,转交区(市)、市直各部门调查处理结案 208件。查处违纪资金500余万元,为国家和集体挽回经济损失800多万元。清理收费项目专班对原随州市出台或转发的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款、集资以及评比、检查的文件和规定进行清理,取消收费项目185项,降低收费标准40个,重新规范收费文件27个,并在全市46家重点企业推行年度定额缴费“明白卡”制度,为企业减负近250万元。法制环境专班针对广水市、曾都区及市属重点企业、重点行业法制环境和治安环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治理活动,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有效地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信用环境专班认真开展党政机关和党员干部逾期借款催收工作,共清收回党政干部借款254万元,签订还款协议104份,金额121万元。开展了守信企业评选活动,对全市首批45家守信企业在新闻媒体进行了公示。服务环境专班以行风评议为契机,邀请30名行评代表和300多名行评监督员,对市教育局、国土资源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等部门进行行风评议,推进了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

  九、社会事业

  教育改革不断深化。(1)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开展“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活动。表彰市级教育科研强校10所、先进个人25名。参加省“第六届黄鹤美育节,获一等奖5个。高考上省线12220人,占参考学生的76.2%,录取率 62.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近3个百分点。市一中、曾都区实验中学被评为省级示范学校。(2)民办教育加快发展。西安时光公司参股私立曾都高中,武汉中天公司与市二中联办二中分校。市经济学校、曾都应用技术学校、广水天丰职业技术学校、广水电子科技学校等4所民办职业学校成立。全市民办中等职业学校及高中在校生5400人。(3)师德建设不断加强。开展教育行风建设年活动,80%以上的中小学实行了校务公开,清退中小学乱收费603万元,处分乱收费责任人9名;开展爱心助学,资助贫困生10185人,资助金205万元。

  科技创新扎实推进。曾都区、广水市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县(市、区)考核。成功申报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2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个。湖北楚威车桥公司被省科技厅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3家。正野电梯公司成为省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示范企业。珍珠光变防伪技术列入省级科技成果推广计划。建立了全市高新技术产品数据库。百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开发并建成万吨级生物饲料项目;广水东晨菌业中药材示范基地引进新技术2项,中药材种植面积扩大到1万平方米;曾都区节水灌溉示范园引进新技术18项,带动300多户农民种植蔬菜。

  文体活动蓬勃开展。(1)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先后开展了反腐倡廉书画展、“乐乡歌手”赛、市直机关庆“十一”歌咏赛、市第四届全民读书月等活动,组织剧团巡回演出近 400场,送书、送非典宣传资料下乡近万册(份),丰富了城乡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2)体育活动形式多样。成立市民健身俱乐部,举办了百万妇女健身、“车轮杯”职工篮球赛、市直机关体育运动会等活动。参加省十一运动会,获金牌8枚、银牌6枚、铜牌12枚及团体第三、第四各一名。(3)文化市场得到整治。处罚电子游戏场所34家,取缔、停业整顿歌舞娱乐场所20余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淫秽盗版书刊3万余盘(盒、册),规范了文化市场秩序。(4)发掘大型古文化遗址1处、古墓葬14座,抢救出土文物500余件。

  卫生工作再创佳绩。(1)抗击非典取得无一例输入性非典临床病例胜利。全市建立发热门诊68个,接诊112650人,排查236003人,处理可疑非典病例90多起。市卫生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抗击非典先进集体。(2)治疗质量不断提高。全市门诊诊断符合率95%,出院诊断符合率98%,治愈好转率91.6%,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6%,病床使用率在50.55%以上。(3)公共卫生工作取得新成效。乙类传染病发病率比上年下降3.64%。建立三级艾滋病服务网络和艾滋病毒感染者、艾滋病人档案,对83例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提供免费治疗。随州被国家确定为唯一抗病毒治疗示范点,被卫生部列为全国艾滋病综合示范区先进单位,“随州综合防治艾滋病模式”在全国推广。

  基本国策落实较好。(1)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更加规范。全年出生人口16752人,出生率6.65‰。,低于省定目标5.45个千分点;当年政策外多孩率0.22%,比上年下降0.08个百分点;当年出生人口性别比107.76,比省定目标低2.24,比上年下降5.46。曾都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区。(2)国土资源管理更加严格。查处各类违法用地293宗,面积87公顷;保护基本农田18.7万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3%;土地开发复垦,新增耕地 227.5公顷。(3)环境质量得到提高。全市投入污染防治资金336.74万元,完成治污项目17个,新增生活污水处理能力365吨/日、废气处理能力4.8万标立方米/时,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63.68%,二氧化硫排放达标率62.78%,烟尘排放达标率57.01%。全市一级空气天数97天,比上年多59天。

  十、社区建设

  社区组织建设基本配套。全市共建立城市社区50个 (曾都区32个,广水市18个),民主选举产生了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公开招考录用了一批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初步改善,社区组织战斗力明显提高。

  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观。建成了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卫生服务站、警务室、环境办公室、图书室、健身室、室外活动场所、市民学校等一批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办公、活动、服务用房面积近4万平方米。

  社区自治职能逐渐体现。两办下发了《关于社区工作“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通知》,建委、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计生、政法等部门向社区下放权力26项,社区与街道、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初步建立起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

  随州当前最大的实际是发展不够,人均GDP只有700美元,就业难,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快,城乡差距,社会事业发展财力不足等问题,其根源就在于经济基础薄弱;二是改革滞后的问题。企业规范化改制不到位,相当一部分企业只是进行了形式上的改制,产权不清晰、出资人不明确,据统计全市375家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只有200家完成了较为规范的改制,仅占54%;三是发展后劲不足。从省内来看,我们与发展强劲的城市相比,最大的差距还是投入不足,最大的隐忧还是项目偏少。

上一篇:随州概貌(1)
下一篇:市情概览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0 随州市档案馆 通讯地址:沿河大道113号区委大院内(乌龙巷4号) 邮编:441300

随州市档案馆值班电话:0722-3326130

档案查阅咨询电话:0722-3062697

访问统计:5425348次     鄂公网安备42130202004502号    鄂ICP备12014529号-1    炎帝科技维护